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分下述三点来论述

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?刘邦建立汉朝之后,就有计划有步骤地消灭开国功臣。其实,这一点也不让人意外,因为在刘邦心中,君臣间的利益之争,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。牛哥分下述三点来论述。一、登基做皇帝后,刘邦与功臣...

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?刘邦建立汉朝之后,就有计划有步骤地消灭开国功臣。其实,这一点也不让人意外,因为在刘邦心中,君臣间的利益之争,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。牛哥分下述三点来论述。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分下述三点来论述

一、登基做皇帝后,刘邦与功臣们的关系发生了质的转变——同路人变成了自己的臣子,刘邦担心他们成为自己的挑战者。

刘邦所杀掉的功臣,主要有韩、英布和彭越等人。想当初,他们与刘邦的关系是基本平等的,没有明显的身份差距。三人中,与刘邦接触最早的是彭越。在攻进咸阳之前,彭越与刘邦就建立起互相协作互不隶属的关系,当时,他们都是楚怀王麾下的将领。而项羽分封天下时,故意不封彭越,从此彭项两人结下仇怨。楚汉相争时,彭越常常用游击战的方式策应支援汉王刘邦。只是后来彭越与刘邦实力有了一定差距,彭越采取了附从刘邦的姿态,以从汉王那里获得更大利益和更有利的位置。彭城会战时,汉王刘邦封彭越为梁王,那是权宜之计。别忘了,他俩都是王,身份上仍没有质的差别。韩信是在刘邦被封汉中时追随而去的,与刘邦也有君子协定,也不是刘邦的一般下属,与萧何周勃之类不同。从此后,韩信的军事行动也有相当大的独立性,享有很大的自主权。彭城会战时,在刘邦同意他做齐王的前提下,他才答应出兵助汉,消灭项羽。至于英布,项羽分封时就是九江王,以后与刘邦的关系也基本是分庭抗礼、平起平坐的。这三人原本都与刘邦有互助合作的契约的,一旦彼此的合作关系变成了君臣关系,刘邦对他们是一百个不放心,生怕他们小瞧自己,生怕他们像背叛项羽一样背叛自己,生怕他们手握重兵成为汉王朝的挑战者。所以,刘邦做了皇帝后,就把这些昔日最大的功臣看作是当下对自己最大的威胁,一定要除掉他们。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分下述三点来论述

二、功臣们的能力与实力使刘邦无比忌惮,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计,他要消除后患。

刘邦于公元前202年称帝,也正式确立了他与功臣们的君臣关系。这一年,他已54岁。年事渐高,而身体欠佳,他必须考虑储嗣的问题了。他看到太子刘盈仁慈柔弱的样子,不禁担心起他继位后的情景。自己在位时,一见那三个功臣,总觉得他们有功高震主之嫌,担心自己驾驭不了他们。自己一旦晏驾,保不准他们当中的哪一个会率先向新君发难。以刘盈的性格和能力,恐怕不是他们的对手,大汉江很可能易手他人。想到这些,刘邦又增添无穷的恐惧和忧虑。既然功臣们是对新君最大的潜在威胁,就应该及早下手,为子孙后代,为汉家王朝消除隐患。所以,刘邦抱定决心,一定要趁自己健在,剿灭这几个功臣,否则,死不瞑目。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分下述三点来论述

三、功臣们对刘邦称帝也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,不能及时调整好心态,摆正自己的位置,招来刘邦的猜忌和杀心。

刘邦本有忌惮之心、狐疑之心和加害之心,作为其猎杀目标,三个功臣要小心才是。然而,上述三人身经百战,战功卓著,但是政治经验欠缺,没有树立起“伴君如伴虎”的意识,防患于未然,关键时刻关键事情上处理欠妥,招致刘邦的疑心和忌恨,加速了他们被杀的进程。高祖讨伐陈豨,向梁王彭越征兵。彭越明知应该亲自率部前往邯郸与刘邦会合,但他没有这么做。而且恰在这时,有部下劝他造反,彭越也没有坚决反对。他的暧昧态度给仇人以口实,结果他被刘邦偷袭,最后身死国灭。英布本是由刘邦以利相诱而背叛项羽加入汉营的,没有多少正义观念,随时都有背叛的可能。一见彭越被诛灭,他就想到谋反,这也是他本性决定的。于是,高祖有了借口,亲自出征讨伐,英布在劫难逃。韩信也是不注意爱惜自己的羽毛,以致让刘邦疑心重重,最后痛下诛杀的决心。攻打齐国时,韩信与蒯通有许多不可告人之语,还间接促成了刘邦得意谋士郦食其的被害。做楚王时,他收留项羽旧部钟离昧,刘邦借此理由亲赴楚地,将韩信捉拿,并贬他为淮阴侯。此后,韩信的下坡路就无法止步了,他的心态也越来越失衡,越来越充满怨怒,在思想和情感上彻底站到了刘邦的对立面。终于,他与陈豨勾结起来,坐实了谋反的罪名,踏上了一条不归路。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分下述三点来论述

刘邦大杀功臣确实很残忍,但难论是与非。

条友们可以把这几千年的历史来回梳理一下,统一天下之后,杀功臣的现象仅仅局限于汉代吗?

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。

汉宣帝是西汉的中兴之主,他上台以后,可是把辅佐他登上帝位的霍光一族,杀得干干净净。

赵匡胤杯酒释兵权,把一帮有功之臣的权利剥得光光蛋蛋,可谓是文杀。

朱元璋更是大开杀戒,一班功臣先后死于他的刀下。

康熙可谓是清朝真正大一统的帝王,可在他的手里,还是容不下三藩,最终君逼臣反,一场大战还是杀了这些功臣。

再往后,不好说了,大家自己想吧!

一种历史现象反复发生,这就说明杀功臣有其必然性。

第一,共同的敌人消失之后,功臣的角色就发生了转变,成了皇帝的卧榻隐忧。

古往今来,开国的文臣武将都是百战余生,是尸山血海中滚出来的。他们的文韬武略,他们的影响力,与皇帝可谓不相上下,有的还大大超过。

一次,韩信与刘邦论兵。刘邦问韩信,我这个皇帝到底能带多少兵?韩信如实回答,也就十万八万到顶了。刘邦反问韩信,那你呢?韩信非常自负的说,“多多益善耳”。意思是我领兵,可以不计其数。

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分下述三点来论述

对这样的功臣,刘邦能不担心吗?

你看宋太祖赵匡胤,在杯酒释兵权之前,跟功臣们是怎么说的?他诚恳的说,我这当个皇帝纯属就是个侥幸,其实你们个个都是当皇帝的料,只是机会不凑巧。

他说的确实是实情。

你看英布,一旦反了,还真有人大批的人跟他走。刘邦最终还是死在他的箭下。

消灭敌人,平定天下以后,功臣的历史使命就已经结束了,但他们的余威还在,影响力广泛,一不留神,老臣变新敌。杀了他们,就彻底消除了国家的隐忧,皇帝的心患。

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分下述三点来论述

(刘邦)

所以大杀功臣的现象,历史性的反复发生,与是非无关。

第二,敌人消除了,原来君臣之间、臣子之间积累的矛盾和新的矛盾开始爆发,导致大杀功臣。

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,君臣之间、臣子们之间,大到战略,小到战术,都有认识上的差异和处理手段的不同,导致相互之间逐步积累了大量的矛盾。只是因为面临着强大的对手,这些矛盾都是次要矛盾被掩盖了。

像韩信被拜大将军,刘邦的那么多手下亲信,能服气吗?

韩信在灭齐的过程中,刘邦已经派谋士郦食其去劝降齐王,齐王也已经答应投降。这个信息韩信却一点不知。而刘邦也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,郦食其文降也好,韩信武灭也罢,不管谁得手了,都是刘邦的胜利。

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分下述三点来论述

由于信息不对称,韩信突然趁着齐王不设防灭了齐国。齐王恼羞成怒,认为郦食其欺骗了自己,烹杀了郦食其。

刘邦的狡诈,韩信能看不穿?

郦食其惨死,帐都记到了韩信的头上,战后郦家能不找韩信算帐?

韩信在占领齐地之后,向刘邦打报告,请刘邦先封他一个代理的假王。刘邦当时就恼羞成怒,破口大骂。若不是张良、萧何点醒,君臣可能当时就翻了脸。这种君臣之间相互的猜忌,战后能不爆发?

而且战争结束以后,牵涉到分封功臣。为了争爵位、权位,君臣之间,大臣之间,天天争吵,新的矛盾不断爆发。如果刘邦不用张良之计,一帮功臣可能又会揭竿而起。

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分下述三点来论述

(彭越)

刘邦平叛,调彭越助战,彭越一看他对功臣们都开刀了,当然心里不是滋味,哪有参战的意愿?所以就报了病假。这就引起了刘邦的极大怀疑,新的矛盾就出来。新的杀戮也就开始了。

第三。大杀功臣,也是为了后代皇权的稳定。

刘邦称帝,所立太子刘盈性格懦弱,刘邦一天到晚就想把它废了。他与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如意,性格颇有乃父之风,刘邦一心想把皇帝的大位传给他,可赵玉如意年龄太小,到刘邦死的时候才八岁。

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分下述三点来论述

(刘盈)

刘邦明显的感觉到,凭太子的能力,根本就没有力量对抗这帮老臣,就是加上吕后这帮功臣的个儿。赵王如意就更不用说了。

为了确保皇权的平安传承,他必须把这些功臣灭了。

上一篇:刘欢徐梵溪公开恋情 徐梵溪演过的电视剧有哪些
下一篇:高伟光阿丽亚是真的吗 难道真的没有擦出爱情的火花吗

为您推荐

发表评论